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

贴现率(利率)的变动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

读了茅于轼的一篇文章,主要内容是以社会学的角度去考虑贴现率变动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。结合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,确实这篇文章让我受益不小。


原文链接


我对文章的理解如下:

1.首先明白贴现率的经济意义
贴现率是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,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。通俗理解就是要贴现的金额(将来的现金流)× 贴现率 = 银行要扣的利息(贴现相当于从银行取得了短期贷款)。
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,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,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。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。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,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。
可见贴现率越高,未来现金流折现成现值的货币量越少。贴现率实质也是利率的一种,利率是贴现率的基础。

2.贴现率的社会学考量
贴现率在经济学范畴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。它的高低是市场上对货币的供需形势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,并无所谓好坏。但是社会学家将贴现率的概念推广至社会生活中得出了“社会贴现率”的新概念。即“社会贴现率表明人们对将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有多重视。一个高的社会贴现率,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减弱,说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,变得鼠目寸光。商业上的毁约,政治上的失信,对设备保养掉以轻心,对环境破坏无动于衷,对下一代人不负责任,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,都是社会贴现率高所表现的心态。所以社会贴现率上升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,人与人的联系减弱,机会主义的泛滥。”也就是贴现率高,人们就会更重视短期利益。

3.社会贴现率由哪些因素决定
<1>经济学中的贴现率
<2>社会的稳定程度
<3>对个人来说,是其寿命的长短
<4>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平
<5>人与人互相信赖的程度
<5>社会的道德风尚
...........
很多因素影响社会贴现率

4.贴现率的变动如何影响个人决策
这里我引一段张五常就利率问题举的著名例子

“假定青年选择职业的时候,只考虑收入因素,哪里收入高就去那里。现在有两种职业——歌女和医生——假定一生中总收入相同,请问青年应该如何选择?
歌女那项职业,年轻貌美时收入特别高,但年纪渐长,收入就开始下降,到后来就变得「门前冷落车马稀」。医生那项职业,求学之际收入是零或负数,跟着作见习医生,收入甚微,三十岁后,悬壶于市,顾客人数慢慢地增长,四十岁后,收入滚滚来。
所以,答案是,应该选择未来收入折算成现值后,收入总额最大的职业。要将未来收入折现,就必须考虑利率。利率高,则未来收入的现值低;利率低,则未来收入的现值高。因此,职业的选择由利率决定,利率高就去当歌女,利率低就去当医生。
歌女的早期收入较高,医生的较低,而因为利息率是正数,同样的收入较早的折现后财富较高。要是歌女一生的总收入与医生的总收入相等,那么财富一定是歌女的较高,选择此职理所必然。(这里是不管非金钱的收入。)
要是作为医生的一辈子总收入较高,那么利率够低会使医生职业有较高的财富,而利率够高则会使歌女的财富高于医生的。那是说,如果医生的总收入是较高的话,有一个利率会使歌女与医生的财富相等。市场利率若高于此利率,歌女生涯可取;低于此利率,医生之职优胜。
这解释了为什么在贫困之邦,卖笑的少女比较多。利率高,或借不到钱,来得早的高收入会有较高的财富,因而使平生的消费有较高的水平。多年以来,台湾的娼业是合法的。后来改法例,娼业非法。改得容易,是因为经济增长有了成就,借贷市场的高息再不普遍,年青人的求学意向于是变得普及了。五、六十年代日本的经验也如是。”

5.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对个人的影响
全面通胀>>>货币从紧>>>不断加息

利率不断上升,根据上面社会贴现率介绍,个人在做决策时将更注重短期利益!

和谐社会无法实现

是谁造成了中国的乱象?可怜的中国普通百姓将承担这昂贵的代价,没有长期的人生规划,没有梦想!

0 评论: